一键拨号   13810285968

北岳庙

发布时间:2019-4-24 16:11:14 来源:全景农家乐
看全景

     曲阳的北岳庙原称北岳安天元圣帝庙”,是清初以前中国历代帝王遥祭北岳恒山的地方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4A级旅游景区。

    人们都知,北岳恒山在山西大同浑源县境内,那里还有著名的悬空寺。祭祀北岳的北岳庙怎么跑到河北曲阳来了?

    原来,古代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一直是指河北省曲阳以北50多公里(许多介绍说是70公里,不准确),位于阜平、唐县、涞源三县交界处的大茂山,又称常山(为避汉文帝刘恒、唐穆宗李恒、宋真宗赵恒名讳)、神仙山、神尖山,主峰海拔1898米。直到明万历十四年(1586),朝廷才改封大茂山北偏西90公里的山西浑源玄岳山为北岳恒山,但明朝国家秩典祭祀仍在河北曲阳。直到清顺治十七年(1660),顺治帝才御批“移祀北岳于浑源”。

    万历为什么要改封北岳恒山?顺治又为什么要移祀北岳于浑源?原来,自明弘治六年(1493)起,就有大臣屡次上疏,要求改封并移祀北岳于山西浑源。其理由主要是:河北大茂山和曲阳北岳庙都在国都之南,北岳在南,与理不符;山西浑源曾为恒阴,“恒阳、恒阴,皆指恒山”,而浑源又在国都偏北(实际上并不偏北,都是北纬39度多,浑源玄岳山还要偏南一点儿);唐朝训诂学家颜师古注释《史记》时说过一句错话:“北岳源在浑源,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辂予契丹,浑源被割让,才将祭祀点移至大茂山。”这也成了一些大臣移祀的依据。反对派则一方面引经据典,论证自古大茂山即北岳恒山,五岳的名分自古有之,不易更改,曲阳北岳庙现仍存顾炎武《北岳辩》石碑;一方面强调自古都是“改都不改岳”,既然“恒阳、恒阴,皆指恒山”,何必改祀。在反对派的力争下,万历虽然于十四年(1586)改封了北岳,但祭祀地点却仍在曲阳。一直到清顺治十七年(1660),改祀派终于取得最后胜利,随着顺治帝在未明其详的情况下的“移祀北岳于浑源”的朱笔御批,长达160多年的改祀之争才就此落幕。这真是:自古北岳在河北,帝王祭祀越千年;百年之争终被弃,从此恒山冠浑源。

    既然大茂山是古北岳,那么为什么北岳庙不在大茂山而在大茂山南面50多公里的曲阳呢?原来,由于山路崎岖,攀登艰难,天子祭祀极为不便,于是古人便开始在山下或更远的地方建庙遥拜祭祀,这即是所谓的“祭山不祭颠,祭水不祭源”的原因。之所以把祭祀地点放在曲阳而非山上,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帝王祭祀。

    五岳封禅祭祀,由来已久。相传尧舜时即封禅五岳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舜北巡到恒山时,感慨恒山雄奇险峻,便封其为北岳,位列五岳之一。夏商周三代至秦朝,帝王巡至北岳必进行祭祀。汉朝开始在曲阳建立祠庙进行祭祀,汉宣帝神爵元年(公元前61年),祭祀五岳已成为定制。《前汉书》中载,汉武帝天汉三年春三月(公元前98年),到泰山修封后,又亲临恒山祀祭,举行了"埋元玉"的典礼,并将恒山第一次封为神。以后历代帝王不断地对恒山进行封禅。唐宋元明几朝分别封北岳为安天王、安天元圣帝、安天大贞玄圣帝和神。据《曲阳县志》和北岳庙碑刻记载,自汉代至明代,皇帝及其遣臣到北岳庙祭祀北岳达300多次。

    “北岳庙”有上、东、西三庙之说:上庙位于阜平台峪乡观音崖下的千亩台上;东庙即现北岳庙;西庙在曲阳县城西约2公里处,已废。据《曲阳县志》载,早在汉武帝天汉三年(公元前98年)就在曲阳建有北岳祠(西庙)。后北魏年间县治所迁现址,北魏宣武帝景明、正始年间(公元500—508年)在现址始建现北岳庙。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诸代及民国时期对北岳庙屡有重建和修葺。北岳庙经历代增修,不断扩大,明代达到鼎盛。当时北岳庙的两个庙门直接作为曲阳县城的城门:被称做“神门”的南门,为曲阳县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;西门即为曲阳县城的西门。当时北岳庙南北长542米,东西宽321米,占地面积超过了当时曲阳县城总面积的一半。北岳庙与曲阳县城城庙融合,成为一体,庙因城而建,城因庙而兴,在全国堪称绝无仅有。因而自古就有“先有北岳庙,后有曲阳城”的说法。

    北岳庙在民间被称为“窦王殿”,以为北岳庙是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(573年—621年)所建。相传窦建德起兵反隋之后,率兵转战于曲阳一带,当时就驻扎在北岳庙里。窦建德为人乐善好施,且军纪严明,故而深得曲阳民众之心,百姓感念其德,把作为窦建德驻兵之处的北岳庙称为“窦王殿”(一说仅指北岳庙中的德宁之殿)以示纪念。窦建德起兵之后进驻曲阳,因为曲阳处在河北中部与山西的交通咽喉地带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便想扼守此地而后称王。他又看到气势恢宏的北岳庙宛如皇宫,心生赞叹。他在驻扎期间,命人在曲阳建成“九门九关”,城中的街道也按照“井”字布局,期望着日后在北岳庙的大殿里称王,因此留下了“窦王殿”的称呼。

    北岳庙规模宏大,古建成群,碑碣林立,石雕荟萃。主要建筑呈“田”字形,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垂直的中轴线上。其规制由南往北原有建筑依次是:登岳桥、神门、牌坊、朝岳门、御香亭、凌霄门、三山门、飞石殿、德宁之殿、后宅门、望岳亭。德宁之殿往西有西昭福门、西进禄门、直至城西门;往东有东昭福门、东进禄门、大门、牌坊。主体建筑——德宁之殿是我国目前尚存元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,也是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古建筑,具有建筑、壁画、碑刻三大艺术价值。此外,东西两侧还要碑廊,集中展示古碑刻200多通;还有碑楼、碑亭等数处,散建于中轴线两侧。

    曲阳素有雕刻之乡的美誉,庙内还有曲阳古代石刻展览。“北岳文化陈列馆”也在北岳庙内,其集中展示了古北岳大茂山的自然、人文景观和北岳庙建筑、壁画、碑刻、石雕等内容。